大葉黃楊(冬青衛矛)主要葉部病害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
大葉黃楊(冬青衛矛)在濟南比較常見,種植面積較大,葉部病害危害較重,主要病害有哪些,又該如何防治呢?
一、大葉黃楊褐斑病:發病初期為黃色或淡綠色小點,慢慢擴大近圓形,病斑中心黃褐色或灰褐色,外圍有黃色暈圈,后期病斑密布黑色小點,嚴重時可連成片,導致葉片發黃落葉,枯死。每年5月中下旬開始發病,6-7月為侵染盛期,在8-10月發病盛期,癥狀表現明顯。土壤板結、透氣性差、高溫、肥水不足等都會導致發生加重。目前濟南大部分區域大葉黃楊秋季都有發生,具有普遍性,危害較重。

二、大葉黃楊炭疽病:病斑中央灰白色,邊緣狹窄的深褐色隆起,后期中央密布小黑點,有時呈現輪紋狀排列。和大葉黃楊褐斑病的區別是炭疽病周邊沒有黃色暈圈,褐斑病有黃色暈圈。每年5-6月從傷口侵入,修剪或機械人為損傷,利于病害發生。一般發生比褐斑病稍晚一些,7-10月危害嚴重。

兩種病害會交替發生或同時發生,近兩年觀察,秋季混合發生幾率較高,防治難度大,主要原因是發生病害后,在危害中后期再去打藥防治。大部分防治時間在8-10月份。如果提前預防,病害發生會降低還好防治。


三、大葉黃楊白粉病:比較常見,春夏秋冬都會發生,以春秋危害較重。葉片初期有白色粉狀物,嚴重時葉片布滿白粉,葉片失綠干枯。

四、大葉黃楊瘡痂病:也有發生,但不多。主要是在葉片正面有很小的圓形或類圓形病斑,稍凸起,灰白色,瘡痂病病斑密集,極小,直徑為1-2毫米左右。

五、防治措施:
1、每年5月中旬開始,每15-20天,噴施一次保護性殺菌劑,比如藍盾、喜新等。
2、7-8月每10-15天噴施一次掃斑+貝健。
3、炭疽病、褐斑病發生初期,噴施葉達芬+新燦+光合素,或炭兵+掃班+葉脈動,間隔5-7天,連續2-3次。
4、白粉病發生時用白秀鯊+金理白防治1-2次即可。
- 上一篇:大葉黃楊枝干病害發生規律和防治措施 [2025-07-28]
- 下一篇:高溫多雨季節園林養護要點和注意事項 [2025-07-22]